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官方网站

三农资讯

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藏粮于地!湖北3980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发布时间:2022-09-14

说到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粮食主产省,湖北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持续推进。进入九月丰收季,湖北各地的高标准农田里也呈现出新光景。

这一片是黄冈麻城市熊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十一月份刚流转过来的高标准农田,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理,今年终于迎来首次收获。只用了十分钟,收割机就把地里的稻子全都收了上来,这些稻谷接着被运到工厂称重。

黄冈麻城市熊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熊朝武:

然后除以1.5亩,乘以2,等于1460斤,我们测得的亩产量大就是1460斤。高标准农田一建,我们种田轻松多了。

熊大哥说,过去由于这里灌溉条件较差,水稻平均亩产量从来没有超过1000斤。去年年初,麻城市南湖街道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引到田间,机耕路修到田边,让千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能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据测算,高标准农田比普通农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节水达到20%-30%,节肥达到13%;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田产出效率。南湖街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水稻亩均产量增加46%以上,每亩节约成本近500元。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麻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耕作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在农田管理上,还率先用上了“黑科技”。在麻城市白果镇梁家畈村,当地通过农情监测预警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管理员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及时掌握田间动态。

建设一个点,观测一大片,目前麻城市共建设了四处这样的农情监测点。农田里有了这些“千里眼”和“听诊器”,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高标标准农田建设,让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近三年,麻城市累计投资4亿余元,打造高标准农田22万亩。截至去年底,麻城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3万亩。

麻城高标准农田改造只是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农田沟渠、道路,提升了耕地质量,强化了设施管护,彻底解决了一部分农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局面,同时还使得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今年4月,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2—2030年)正式发布,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孝感安陆市棠棣镇,通过开展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昔日荒废的房屋和年久失修的堰塘,变成了可用作农业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当地11个村,29个地块新增高标准农田430亩。

今年是武汉市高标准农田“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为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素,完成三年行动所明确的建设任务。从2021年期,武汉市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亩均投入由2000元增至3500元。市级财政亩均补助1000元,2021年落实市级补助资金1.4亿元,各区足额配套落实区级资金1.71亿元。

除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之外,土壤改良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襄阳市南漳县,在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9万亩,改良低产田1.5万亩的基础上,还以政府买单的形式投资了930万元,购置土壤改良有机肥,使得万亩“瘦田”变“肥田”。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80万亩,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以上,粮食生产能力亩均提高100公斤左右。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来源:《垄上行》

动态新闻
摘猕猴桃挖莲藕 咸丰乡亲乐见好"丰"景
在咸丰县清坪镇高峰村千亩猕猴桃基地,欢快的锣鼓声像极了田间劳作的冲锋号,乡亲们一边听着薅草锣鼓,一边干劲儿十足地采摘猕猴桃。
藏粮于地!湖北3980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说到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粮食主产省,湖北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持续推进。进入九月丰收季,湖
卖房养牛,“牛”大姐返乡蹚出“牛”路子!
有一句电影台词叫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来自孝感的一位新农人叶小春,她也有着自己的梦想,就是返乡养牛。 2019年,叶小春为了追逐自己的养牛梦,卖掉了200万的
给鸡戴“眼镜”建花园 乡村青年抱团闯出“雉”富路
在夏季,为了躲避高温,人们都穿着清凉躲进空调房避暑,而鸡却没办法脱下它自带的“羽绒服”,高热天气容易引起动物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甚至是“武力”对抗。如何让鸡群安全
红安早花生开拔!抢“鲜”上市口感甜脆
这段时间,黄冈市红安县的花生进入收获期,老乡们都在田间忙着拔花生。今年,红安花生产量怎样?品质如何?我们一块花生地里瞧一瞧。 熊立良是熊河村的花生种植大户,今年共种

    摘猕猴桃挖莲藕 咸丰乡亲乐见好"丰"景

    藏粮于地!湖北3980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卖房养牛,“牛”大姐返乡蹚出“牛”路子!

    给鸡戴“眼镜”建花园 乡村青年抱团闯出“雉”富路

    红安早花生开拔!抢“鲜”上市口感甜脆

    全天候自动观测!气象服务助力潜江小龙虾“钳”起大产业

    巴东7万亩柑橘“喝”长江水“解渴” 电力助农抗旱

Baidu
sogou